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。
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,走进博物馆,感悟历史、开阔视野,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。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假期就有超5000万人次参观博物馆,人数再创历史新高。
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,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,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,博物馆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博物馆建设十分重视和支持。
据最新统计,去年全国新增博物馆382家,备案博物馆数量达6565家。其中,黑龙江省218家,辽宁省120家。2023年5月18日,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,北京盛邦基业集团围绕“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”主题,开展“在可持续发展中,走进美好生活”博物馆文化旅游季。
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,根植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。在从未断绝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,博物馆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厚的一笔文化遗产。
北京盛邦基业集团,扎根于历史与文明的土壤中,怀揣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敬意,以“博·览、博·学、博·雅”为指引,构建博物馆群,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目前已在三地先后建设了4座博物馆,2个艺术馆,1个非遗文化部落,旨在守护文化根脉,记录文明发展,让所有好学和好奇的人们走进博物馆,穿越时光,听文物诉说往日故事。进而,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民族自豪感,传递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阿什河流域民俗博物馆,于2021年5月开馆,展厅面积1115平方米,展出300余张照片,近千件实物,体验项目及场景16个,展示了源远的地域文化、多民族的农耕渔猎文化、民俗生活文化、民间艺术文化,多元饮食文化和“金源之源”的料甸历史文化。
阿什河流域民俗博物馆的建设,作为推动公共民俗文化的新平台,填补了哈尔滨民俗领域博物馆展示的空白,成为了多元文化旅游的新看点。该馆是对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,对当地文旅事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。
该馆通过“以展代藏”的形式,以时间为线索,展示哈尔滨从汉代至现代的发展简史。这里的数千件文物皆是历史、是文化,旨在让历史说话,让文化说话,让文物讲述过去不同时代的故事。
凝固了岁月的老物件,见证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,承载着生活的变迁,触摸这些老物件,恍若触摸到了那个年代的光阴......这些故事,在博物馆有了新的生命,新的活力,闪耀着智慧的光芒,成为了一种时尚,一种文化传承,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创造。
盛邦基业以松峰山自然古韵为基底,充分挖掘生态自然文化、金源历史文化、道教文化、非遗文化等区域地缘文化资源,打造松峰山自然人文馆,已于2020年8月开馆。馆内“金源福地、皇家道场”单元,充分展现了松峰山作为东北道教第一名山,历经金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至今,八百余年的历史文脉、名胜古迹。
“钟灵俊秀、自然风貌”单元以地貌之奇、季候之明、层壤之稀、流水之秀、动植之珍、物产之饶,六个部分展现松峰山奇观盛景。通过图文展示了1.84亿年前的白岗质花岗岩等原生地貌景观;598种高等植物、数十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、315种野生动物、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等珍奇异兽和奇花异草;宣统元年诗人为松峰山所题“翠柏苍松荫作蓬,四周云雾锁其峰。”的自然仙境……
松峰山自然人文馆的建立,向游客呈现了一场既有深厚历史故事又有时代趣意的文化之旅,推动了冰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升级,带动了区域文化旅游发展。
盛邦基业,始终秉承“带动一域、造福一方”的企业理念,积极探索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及振兴本土特色创业、就业新模式,打造松峰山自然物语珍稀蝴蝶馆,发展特色文旅。馆内依托松峰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设置了“伪装大师”、“蝶舞松峰山”、“种籽造物”三大特色展区,数百件纯手工制作的蝴蝶、异虫等珍稀标本。
注重中国文化输出的同时,盛邦基业把艺术赏析、美学美育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。NO.555艺术馆位于阿什河畔小镇,是一个集艺术空间、艺术活动、艺术品收藏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平台。将持续链接国内外艺术资源,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览、艺术沙龙与讲座等活动,旨在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与艺术家们交流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,从而促进艺术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。同时,在运营过程中,致力于构建自身的收藏体系和艺术基金,并期待开展艺术驻留计划,让更多的艺术家走进大众,让每个人都能欣赏到艺术,接受艺术熏陶,构建良性艺术生态。
作为时代的建设者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者,盛邦基业勇敢担负起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区域振兴的使命,一路探索、一路创新。同湾艺术馆,作为东戴河首家艺术馆,其打造,正是出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,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生活,创建高雅的社区文化,为热爱生活的绥中人民拓展精神生活平台,为崇尚艺术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交流、互鉴、收藏平台;为追求艺术的同湾家人,营造更具国际视野的生活方式。
同湾艺术馆位于山海同湾展示中心内,未来,还将扩大空间迁入新址。其建设填补了东戴河艺术展览、交流的空白,使辽西文化发展再添新动力,铸就辽西文化新的辉煌。此外,正在积极筹建关外民俗陈列馆,留住城市记忆,让城市焕发新的活力。
那个里(女真语为“纳葛里”),11世纪下半叶,金献祖带领部落族人从牡丹江流域迁徙到阿什河流域(今阿什河畔小镇),耕田种树,以村落形成金源文化核心区域。1744-1759年,清乾隆皇帝将在北京满族数万八旗子弟,再次分批迁往此地,最终该地形成为京八旗满族移民核心区域。
渔浦樵村得名于金代第四位皇帝的词《昭君怨·雪》。该村落打造了以女真族为主的古代北方民族生活场景,真实再现了先民们的农耕、渔猎、生活等部落文化。其中,在农耕文化展示的基础上,还扩展了农业体验园,如今,该园已成为了冰城学生群体定点研学、体验基地,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农耕文化,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。同时,亦为乡村振兴起到了塑形铸魂的作用。
部落中金代历史文化长廊,以文字、图片、图表方式,展示900多年前金戈铁马的金王朝历史。
渔浦樵村、金代历史文化长廊、农耕文化展示体验,作为阿什河流域民俗博物馆的室外展区,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当今研学的探索与创新,以通俗易懂的方式,沉浸式的场景体验,让更多的人看懂历史,读懂文物,让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持久弥新的魅力。
博物馆是连接过去、现在的通道。盛邦基业作为打开通道的钥匙,通过4座博物馆与1个室外非遗文化部落,让跨越时间的文物在历史的回声中,向后人浅吟低唱自己的故事,让“博·览、博·学”在时间的纹理中浸入人心。2个艺术馆的建设,更是让“博·雅”艺术成为大众生活的日常。
盛邦基业博物馆群,总投入近亿元,总使用面积约11000平方米,馆藏文物15000余件,近三年接待40余万人次,开展教育活动300余场。
盛邦基业博物馆群,对有效保护文物资源,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、建设和创新先进文化、打造和提升城市特色品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未来,盛邦基业还将在哈尔滨松峰山旅游度假区打造道教文化博物馆,在阿什河畔小镇建设盛古坊文化馆、阿什河往事体验馆等。此外,还计划定期开展社教活动、博讲堂专题讲座,规划博物馆精品游等系列文化活动。让更多人得以对中华文明5000年历程有更深刻的认识,感受中华文化与文明绵延千年的独特魅力与生生不息的脉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