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飞速更替的时代,我们的城市在变,生活节奏在变,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变。但总有一些地方,不疾不徐,像灯塔一样,为我们在喧嚣中指引方向,在迷惘中照亮初心。
5月18日,是属于博物馆的节日。
自1977年起,国际博物馆协会(ICOM)将这一天定为“国际博物馆日”,希望唤起全球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与参与。2025年,这一节日的主题是:“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”。这是一个提问,也是一种回答。
在时代的迅速变化中,博物馆该如何存在?又该如何前行?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将“逛博物馆”融入日常生活。在展厅中驻足思索、在文物前低声细语、在一张泛黄照片中感受家国记忆。博物馆不再只是保存和陈列的空间,它正成为新一代人心中重要的教育场域与文化驿站,它是历史的讲述者,也是未来的启发者。
北京盛邦基业集团长期致力于文化建设,正是出于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和社会责任的担当。我们在东戴河海岸,哈尔滨松峰山山间、阿什河畔小镇建设博物馆与艺术馆,旨在为公众提供了解历史、欣赏艺术、交流文化的平台,提升城市文化品位,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。
我们相信,博物馆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,更应成为人人可参与、可对话、有启发的生活共同体。
在东戴河的山海同湾社区,同湾博物馆成为了中国首座海滨社区博物馆。一件件老物件,一段段奋斗往事,讲述着平凡人不平凡的生命轨迹,铭记着为祖国默默奉献的身影,传承着奋斗精神,映照出那个时代的光。
同湾博物馆
在青少年课堂的时光里,在长者们的傍晚海风中,这里既是他们了解身边故事的
“时间馆”,也是代代传承家国情怀的“教育场”。
阿什河流域民俗博物馆
在哈尔滨阿什河畔小镇,阿什河流域民俗博物馆收藏着这片土地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记忆,不同民族农耕渔猎的劳作、民间艺术的巧思、多民族交融的饮食文化等,不只是展示,更唤醒了几代人心底深处的乡愁与乡音。黑龙江省、哈尔滨市、阿城区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参观,对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松峰山·自然人文馆
松峰山·珍稀蝴蝶馆
在松峰山林间,自然人文馆承载着道教文化的科普与传承;珍稀蝴蝶馆,让生态之美与生命教育悄然发生连接。
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初心:“以展代藏”,保存,是为了更深的传承;展示,是为了更广阔的触达。我们建设博物馆群,是为了更好让人们在时代洪流中,有处停泊、回望、再启程。
截至目前,北京盛邦基业集团已建成4座博物馆、2座艺术馆,累计展陈文物逾2万件,举办各类教育活动500余场,接待观众超30万人次。
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一次次凝视与倾听,是一个个温暖而深刻的瞬间。
是少年在航天服前立志探索星辰大海,是曾经的知青在读到自己上山下乡故事时的热泪盈眶,是在“猫耳洞”前默默致敬英勇牺牲的战友,是一家三代在展厅中完成了一次关于“传承”的深度对话。
一面军旗、一套旧物、一台车床、一声车轮的轰鸣……可能正是点燃孩子好奇之火的第一火花。一幅画作、一次研学、一场艺术交流、一次个展,也许就照亮了一位青年的人生方向。
作为社区文化的新样本,同湾博物馆这座社区博物馆通过《祖国不会忘记:同湾人时代印记展》、《车轮上的记忆》、军事模拟体验区、文化活动中心四大功能区域,构筑成了一座可触可感,可亲可敬的“人民的博物馆”,它深情记录并生动展现了社区居民的奋斗历程与幸福生活,彰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。
凭借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力,已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活动的重要阵地,更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与红色教育的重要课堂。
辽宁省委书记郝鹏、葫芦岛市委书记杨军生、市人大副主任、
绥中县委书记刘晓军等领导 参观同湾博物馆
辽宁省、市、县各级领导多次莅临考察、参观并高度评价。省委书记郝鹏更是两度赴项目实地调研,专程参观博物馆,对其展陈内容、表达形式、场景构建与文化温度给予了极高的肯定,称其为“文化建设的优秀范例”。
如今的同湾博物馆,正启动新增1000平米的扩建工程,以容纳日益丰富的文物藏品与艺术作品。此次扩建,不仅是空间的延伸,更是对社区文化活力与艺术交流平台的再升级,也是同湾持续打造具有深度与温度的社区文化体现。
我们深知,真正有力量的文化,不止存在于高墙深院、象牙塔内,它应当扎根于社区、散落在日常、温暖在生活。
博物馆不该只是回顾过去的地方,它更应是直面未来的窗口,是心灵可以栖息的港湾。
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,博物馆的未来并不遥远,它藏在一场展览、研学的策划里,一次次讲解的背后,一次次不被看见的坚守中。未来的博物馆,更是人与人、人与时代、人与精神对话的空间。
2025年的博物馆日,我们欢迎你带着家人、带着好奇心,走进博物馆,或驻足于一件老物件前,或沉浸在一场光影交错的讲述中,哪怕只是片刻,在博物馆里,时间会慢下来,心会静下来。
而当你走出展馆时,也许会带走一个故事、一种触动,甚至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方式。